



最近几年,水墨屏似乎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。从电子书阅读器到智能手机的副屏,甚至超市里的价签,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这种看似“古老”的技术为什么突然又流行起来了?原因很简单:它太省电了!和普通屏幕相比,水墨屏只有在刷新时才耗电,显示静态内容时几乎不费电。对于需要长时间显示固定信息的场景,比如电子书或者广告牌,它能轻松续航几周甚至几个月。
另外,水墨屏的护眼特性也是它翻红的关键。它不像普通屏幕那样靠背光直射眼睛,而是通过环境光反射成像,看起来和纸质书几乎一样。现在的人每天盯着手机电脑,眼睛都快累瞎了,水墨屏就成了“救星”。再加上技术升级,现在的水墨屏刷新速度变快了,甚至能看视频,这让它的应用场景一下子拓宽了不少。
你可能觉得,水墨屏生产商就是卖屏幕的,其实没那么简单。最大的几家厂商,比如元太科技(E Ink),赚钱的路子可多了。首先当然是卖屏幕硬件,但更赚的是专利授权费。水墨屏的核心技术——电泳显示技术(EPD)的专利几乎被元太垄断,其他厂商想生产都得交钱。这就好比高通收芯片专利费,躺着也能赚钱。
其次是定制化服务。比如电子书厂商需要特殊尺寸或分辨率的屏幕,生产商就能开高价。还有些小众需求,比如防水的电子价签屏、柔性的可折叠屏,利润更高。另外,许多生产商还搭售配套的驱动芯片和解决方案,相当于“一条龙服务”,客户省事,厂商多赚一笔。
有人担心,随着OLED和Mini LED技术越来越成熟,水墨屏会不会被淘汰?短期内不太可能。因为水墨屏的优势领域很明确——省电和护眼,这是其他技术很难替代的。比如电子书市场,没人会拿OLED屏幕的设备看几个小时小说,那纯属找罪受。再比如物联网设备,像智能家居的温控面板、物流标签,水墨屏的低功耗特性无可替代。
不过,水墨屏厂商也得继续升级技术。比如解决残影问题、提高刷新率、降低成本,甚至搞出彩色水墨屏的“完全体”。如果能做到这些,它的市场还会更大。毕竟,谁不喜欢一块不伤眼、充一次电能用半个月的屏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