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提到墨水屏,很多人会想到Kindle或者国外品牌,但你可能不知道,中国其实有好几家真正生产墨水屏的厂家。墨水屏的核心技术是电子墨水(E-Ink),而全球最大的E Ink供应商元太科技来自中国台湾。不过,大陆也有企业从研发到生产全程自主可控,比如广州奥翼电子。这家公司早在2016年就研发出全球首款柔性电子纸,技术实力不容小觑。此外,京东方(BOE)和TCL华星、雅量等巨头也在布局墨水屏领域,虽然它们更出名的是液晶屏,但墨水屏生产线同样在低调运行。
国产墨水屏厂家之所以“默默无闻”,主要原因有两点:一是墨水屏市场本身小众,电子书阅读器和电子标签的需求量远不如手机或电视屏幕;二是国外品牌先发优势太强,比如元太科技几乎垄断了全球E Ink供应链,连Kindle都依赖它。国产厂家更多是扮演“幕后英雄”,比如为国内电子书设备商(如掌阅、文石)提供屏幕,或者专攻工业级应用,比如超市价签、公交站牌等。另外,技术专利壁垒也是门槛,很多厂家选择避开元太的专利,从柔性屏、彩色墨水屏等细分领域突破,这也导致宣传声量较小。
打破垄断并非不可能,但需要时间和创新。目前国产厂家的机会在于:一是差异化竞争,比如奥翼主攻柔性墨水屏,可以弯曲甚至折叠,这在智能穿戴设备上有巨大潜力;二是政策支持,国内对“卡脖子”技术的重视让产业链上下游更愿意合作;三是场景拓展,比如电子课本、医疗床头卡等新需求正在兴起。京东方等大厂的入局更是带来资金和渠道优势。不过,技术积累仍是关键,比如彩色墨水屏的刷新率和成本问题尚未完全解决。如果能啃下这些硬骨头,国产墨水屏或许能像光伏产业一样,从追随者变成领跑者。